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各种好处都说不尽。但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过快,职场麻麻喂养孩子的时间逐渐被繁忙的工作挤压,很多家庭中,奶粉成了婴儿的主要食物。不过你们知道吗?无论奶粉质量高到什么程度,其营养和益处都无法取代母亲的乳汁。


针对我国6月龄内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我国营养学会编撰了《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其中一些关键性的建议,参考如下: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这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质量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要点汇总:

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婴儿出生后体质量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对母亲和孩子都有利无弊:



要点汇总: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6月龄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应坚持纯母乳喂养前6个月。

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喂养;每天喂奶6 ~ 8次或更多。

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

特殊情况需要在满6月龄前添加辅食者,应咨询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后谨慎作出决定。


3、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母乳喂养应顺应婴儿胃肠道成熟和生长发育过程,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婴儿饥饿是按需喂养的基础,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


要点汇总:

母乳喂养应从按需喂养模式到规律喂养模式递进。

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但一般每天喂奶的次数可能在8次以上,生后最初会在10次以上。

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建立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

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应积极就医。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低,母乳喂养儿不能通过母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适宜的阳光照射会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但鉴于养育方式的限制,阳光照射可能不是6月龄内婴儿获得维生素D的最方便途径。


要点汇总:

婴儿生后数日开始每日补充维生素D3 10μg,即400IU。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不需要补钙。

新生儿出生后应肌内注射维生素K11mg。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由于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用纯母乳喂养婴儿时,建议首选适合6月龄内婴儿的配方奶喂养。


要点汇总:

任何婴儿配方奶都不能与母乳相媲美,只能作为母乳喂养失败后的无奈选择,或母乳不足时、6月龄后对母乳的补充。

以下情况很可能不宜母乳喂养或常规方法的母乳喂养,需要采用适当的喂养方法如配方奶喂养(具体患病情况、母乳喂养禁忌和适用的喂养方案请咨询医师或营养师):

a. 婴儿患病;b. 母亲患病;c. 母亲因各种原因摄入药物和化学物质;d. 经专业人员指导和各种努力后,乳汁分泌仍不足。

不宜直接用普通液态奶、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喂养6月龄内婴儿。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身长和体质量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疾病或喂养不当、营养不足会使婴儿生长缓慢或停滞。婴儿生长有其自身规律,过快、过慢生长都不利于儿童远期健康。


要点汇总:

身长和体质量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

6月龄前婴儿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质量,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

选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生长状况。

出生体质量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

婴儿生长有自身规律,不宜追求参考值上限。


7、母乳喂养的误区


这些误区你有过吗:


吸出乳汁再用奶瓶喂哺,可以很容易判断婴儿摄乳量。

为了减少婴儿感染风险,喂奶前需要消毒妈妈乳头。

有些妈妈的乳汁太稀、没有营养,需要添加奶粉补充营养。

母乳喂养过频会使婴儿发胖。

新生儿出生后可暂时用奶粉喂养,等待乳汁分泌。




参考来源: 章鱼药师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17年08月07日